文章撰寫:楊青青
【UNI 古典有意思】音樂賞析:第五集
不給糖就搗蛋嗎?聖桑:《骷髏之舞》
Saint-Saëns : Danse Macabre, op.40, Arr. for Piano Duet
- 約翰塞巴斯蒂安 · 巴赫(Johann Sebastian Bach),為巴洛克時期的「作曲家」、「管風琴」、「大鍵琴」及「小提琴」演奏家,可說是巴洛克音樂的集大成者,他的創作廣納了德、義、法…等國的音樂手法,並以嫻熟的複調技巧呈現,展現了巴洛克音樂風格的精華與深奧的思想,被認為是音樂史上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。
- 安娜瑪格達萊娜 · 巴赫(Anna Magdalena Bach):1701年9月22日生於薩克森選侯國蔡茨這個市鎮的一個音樂世家。她的父親是一個小號手,母親是一個風琴手的女兒,安娜則是一名歌唱家以及著名音樂家巴赫的第二任夫人,於1721年底與巴赫結婚,與巴赫共生了十三個孩子。安那會負責記錄丈夫的音樂。巴赫則會寫了一些樂曲特別獻給她這珍愛的妻子,這些作品許多都存於著名的安娜·瑪格達萊娜筆記本中,最後於1760年2月22日過逝。
- 組曲:顧名思義是由許多小曲組合起來,是一種套曲形式的器樂曲或交響曲,在巴洛克時期組曲有它約定成俗的「配套」組合,所有套曲都是同一調式,在17、18世紀,組曲是一種相當普遍的樂曲形式。巴洛克中期以後,德國音樂家Johann Jacob Froberger (1616-1667)為組曲設計了一個較固定的組合方式,包括四首舞曲樂章~「阿勒曼德舞曲」(allemande)-「庫朗舞曲」(courante)-「薩拉邦德舞曲(sarabande)-「吉格舞曲」(gigue)。在基格舞曲之前,可再加入其他的舞曲,例如布雷舞曲(bourree)、嘉禾舞曲(gavotte)、小步舞曲(minuet)等。六組中一共有36首作品,分別按照當時流行的法國風格組曲所組成,每首組曲在曲式上皆包含6個快慢不同的樂章。
- 前奏曲:前奏曲的原文「Prelude」是由拉丁文「prae」(在…之前)以及「ludus」(遊戲、演奏)兩個字組合而成的,一般說來,是一種在其他樂章之前的「導奏性樂章」,但是有時前奏曲也可以作為一種獨立的作品,擁有有一些常見的功能,像是暖身、暖場和測試樂器、檢視空間的音響效果,甚至是讓喧嘩的觀眾安靜下來。
- 雨果貝克爾(Hugo Becker):為20世紀德國傑出的大提琴家、大提琴老師、作曲家,出生于斯德拉斯堡,父親為小提琴家,曾想讓兒子雨果繼承父業,但雨果更喜歡大提琴,於是改學大提琴,曾師從阿爾弗雷多·皮亞蒂。後曾與家人組成絃樂四重奏,又在曼海姆宮廷樂隊任職。成名後曾在柏林和法蘭克福任教。雨果為世人重新編訂巴赫這套作品,從有疑問的音符、指法、甚至表情速度(原譜未註明)都加以重新規範,讓這套作品經過被遺忘的浪漫時期還能保有某種風貌,是其畢生重大貢獻。
1. 《管弦樂+動畫版本》
2. 《霍洛維茲改變鋼琴獨奏版本》
3. 《鋼琴四手聯彈完整版》
【線上立即收聽】
Apple: https://reurl.cc/GXVEzZ
Spotify: https://reurl.cc/bG5G6E
KKBOX: https://reurl.cc/MXvX13
Sound On: https://reurl.cc/Z1ObRM
【楊青青(主講人)介紹】
・畢業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音樂學研究所
・現任臺北市敦化國中音樂教師兼合唱團指揮
・畢業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音樂學研究所
・現任臺北市敦化國中音樂教師兼合唱團指揮
出品|UNI Music 有意思音樂
錄音室|UNI Space 有意思藝文空間
鋼琴四手聯彈演奏|孔維良 William老師、俞潔 Ginny老師
文字撰稿、主講人|楊青青
錄音、混音|林柏勳 Roger Drummer
錄音室|UNI Space 有意思藝文空間
鋼琴四手聯彈演奏|孔維良 William老師、俞潔 Ginny老師
文字撰稿、主講人|楊青青
錄音、混音|林柏勳 Roger Drummer
【臉書粉專】
▻ UNI Music 有意思音樂
▻ UNI Space 有意思藝文空間
【Instagram】
▻ UNI Music 有意思音樂
【Youtube 頻道】
▻ UNI Music 有意思音樂
【官方 LINE 帳號】
▻ LINE ID:@uni_space(前面要加@)
▻ LINE 加入好友:https://liff.line.me